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,城市內澇已成為困擾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的“頑疾”。2021年鄭州特大暴雨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200億元,2023年京津冀暴雨導致超380萬人受災...內澇不僅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,更對城市經濟韌性、生態平衡和社會穩定構成系統性挑戰。
在此背景下,佰馬科技基于遙測終端RTU打造城市內澇智能監測預警體系,助力破解城市內澇治理難題。本篇就為大家介紹遙測RTU如何助力城市內澇智慧化監測和治理
一、城市內澇的多維危害圖譜
基礎設施的慢性損傷:地下管網長期浸泡導致結構腐蝕,地鐵隧道滲漏加速設備老化。根據調查數據顯示,內澇區域管網壽命明顯縮短,后續維護成本大大增加。
經濟活動的鏈式中斷:城市交通動脈的癱瘓引發連鎖反應,交通中斷、物流阻滯、車輛泡損,生產生活時刻產生經濟損失。

二、遙測RTU的技術賦能
作為物聯網感知層的核心組件,佰馬BMY600系列遙測RTU通過集成水文傳感、邊緣計算和無線通信技術,構建起城市內澇監測的神經網絡。突破傳統監測方式的三大局限:
1、時空密度突破:對于城市低洼地區可采用網格化部署監測點,采樣頻率從人工巡查的天級提升至秒級響應
2、數據維度拓展:佰馬遙測RTU擁有RS232、RS485、模擬量、開關量、雨量計接口等豐富接口,兼容環境/水利多種行業通信協議,支持對接各類型環境傳感器同步采集水位、流速、水質、管網壓力等數十項環境參數,形成立體監測數據立方體。
3、傳輸便利性躍升:佰馬遙測RTU采用4G無線通信,無需額外投入布網成本,快捷部署對接、數據上云,極大豐富和擴展了內澇監測的覆蓋場景。
在氣候變化與城市擴張的雙重壓力下,以佰馬BMY600系列遙測RTU為代表的物聯網技術,正在重構城市內澇防治的底層邏輯。不僅是技術和設備的升級,更是城市治理思維從碎片化應對向系統性預防的結構轉型。當每個排水井口、管網和水閘都接入智慧城市的“神經網絡”,我們或許就能實現老子"水善利萬物而不爭"的城市治理境界。
佰馬Baimatech,集M2M產品研發、IoT平臺服務、國際化運營于一體,讓我們聯接,共創未來